秋日的午后,阳光穿过稻田的金浪,洒在青瓦白墙的村舍上。田埂边的狗尾巴草随风轻摇,竹篱内的菊花缀着细碎的光斑,巷口传来卖酒人的吆喝声,混着稻谷的清香漫过石板路。这样的时刻,没有喧嚣纷扰,只有风过稻浪的轻吟、鸡犬相闻的闲适,让人忽然懂得,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朴素的日常里。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某个宁静的瞬间,被寻常景致打动,忽然参透了平淡日子里的深层意趣?
时光的长卷中,总有一些小众冷门的诗句,如乡野清风,带着稻禾的香气与草木的温润。它们出自看透尘嚣的文人、归隐田园的雅士、热爱生活的旅人,没有激昂的呐喊,没有深沉的悲叹,却以最细腻的笔触,将村居的恬静、丰收的明媚、生活的哲理藏进稻浪、竹篱、炊烟、蛙鸣之中。这些诗句,藏着对自然的敬畏,藏着对生活的热爱,藏着对世事的通透,在字里行间流淌着唯美而平和的诗意,让人在领略村居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藏于平凡中的深刻与明媚。
一、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南宋的江南四月,正是万物生长的旺季,诗人翁卷远离官场的勾心斗角,漫游至乡村,被眼前的生机与闲适深深吸引。彼时他屡试不第,看透科举制度的僵化,转而将目光投向自然与民间,在田园景致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他见青山绿水间,稻田水光粼粼,子规鸟的啼鸣伴着如烟似雾的细雨,弥漫在山野间;乡村的四月没有闲人,村民们刚忙完蚕桑之事,便又投身到插秧的劳作中,忙碌却充实,疲惫却满足。
展开剩余83%诗中的 “绿遍山原”“雨如烟”,勾勒出江南春日的明媚与湿润,子规的啼鸣更添几分生机;“才了蚕桑又插田” 的劳作场景,没有丝毫苦累的抱怨,反倒透着一种踏实的幸福感。翁卷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藏于景致与劳作之中,那些看似忙碌的日常,实则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 唯有脚踏实地的付出,才能换来岁月的丰盈。这份藏在田园劳作中的哲理,如细雨般温润,让人明白,生活的美好从来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在耕耘与收获中,体味生命的充实与安宁。
二、唐・王建《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中唐的某个雨天,诗人王建途经一处山村,彼时他厌倦了长安的繁华与纷争,心中满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场细雨洗去了尘埃,也洗去了心中的浮躁,他见雨中传来一两声鸡鸣,打破了山村的寂静,竹溪旁的村路蜿蜒曲折,一座板桥斜跨溪上,别有韵味;婆媳二人相互呼唤着去浴蚕,庭院中无人欣赏的栀子花,在雨中静静绽放,洁白无瑕。
诗中的 “鸡鸣一两家” 写出了山村的幽静,“竹溪村路板桥斜” 勾勒出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而 “闲看中庭栀子花” 一句,更是将生活的哲理藏于不经意的景致中。浴蚕的忙碌与栀子花的闲静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生 —— 生活既有奔波劳作的烟火气,也有静待花开的从容。王建在这首诗中,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山村景致,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那些无人问津的角落,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美好。这份藏在雨中山村的通透,让人懂得,生活的幸福,在于既能坦然面对忙碌,也能静下心来欣赏身边的风景。
三、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南宋的晚春,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苏州,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全身心投入到田园生活的观察与体悟中。他历经宦海沉浮,早已看淡功名利禄,转而在四时风物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这一日,上巳节微寒,他懒得外出游玩,见湔裙的春水涨满了绿苹洲,一派生机盎然;从傍晚到拂晓,蛙声不断,热闹非凡,这样的蛙声,预示着今年的稻田必将丰收。
诗中的 “绿苹洲”“蛙声”,勾勒出晚春田园的鲜活与明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着一股自然的生命力。范成大将对丰收的期盼、对生活的热爱藏于蛙声之中,那些看似寻常的自然声响,实则是岁月馈赠的信号。这份藏在蛙声里的哲理,如田园的清风般通透 —— 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细微之处,那些不被留意的声响、景致,都可能预示着惊喜与希望。在平淡的田园生活中,范成大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让人体会到,顺应自然、感受当下,便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四、唐・杜牧《商山麻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晚唐的春日,诗人杜牧途经商山麻涧,彼时他仕途不顺,四处漂泊,心中满是对世俗奔波的疲惫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云气山岚四面环绕,柔美的垂柳下住着十几户人家,雉鸡、小鹿在远方的芳草间嬉戏,村巷里的鸡埘沐浴在春日的余晖中;眉发花白的老者对着酒杯自斟自饮,穿着红袖子的少女头上簪着野花,一派闲适安逸的景象。
诗中的景致如世外桃源般美好,“云光岚彩”“柔柔垂柳”“雉飞鹿过”,每一处都透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而 “老父对樽酒”“女儿簪野花” 的场景,更是将村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展现得淋漓尽致。杜牧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藏于这幅田园画卷中,奔波于尘嚣的自己与安于田园的村民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思考:何为真正的幸福?这份藏在商山麻涧的通透,让人明白,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追名逐利,而在于内心的安宁与自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村居日常,恰恰是最珍贵的幸福。
五、宋・戴复古《山村》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云深不记山深浅,路曲长随水浅深。
南宋的某个秋日,诗人戴复古漫游至一处山村,他一生布衣,漂泊四方,看透了世间的繁华与虚妄,心中满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山野老人生活简单,一间茅屋、两池菱角,便足以安身立命;云雾缭绕,让人分不清山的深浅,蜿蜒的小路顺着溪水延伸,跟着水势的深浅而变化。
诗中的 “一间茅屋两池菱” 写出了生活的简单与质朴,“云深不记山深浅,路曲长随水浅深” 则将生活的哲理藏于山水景致之中。人生如行路,不必强求看清前路的远近,不必执着于一成不变的方向,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便能收获内心的平静。戴复古在这首诗中,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山村的简单与自在,那些看似清贫的日子,实则藏着最丰盈的精神世界。这份藏在山野间的通透,让人懂得,生活的幸福与物质的多寡无关,内心的安宁与自在,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六、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盛唐的某个秋日,诗人孟浩然应邀前往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彼时他厌倦了官场的应酬与束缚,一心向往田园的宁静与淳朴。老朋友备好简单的饭菜,邀请他到田家做客,村边绿树环绕,城外青山斜立,风景如画;打开窗户,面对的是谷场和菜园,两人举杯饮酒,闲谈着桑麻等农事,气氛融洽而温馨,临别时约定,待到重阳佳节,再来赏菊饮酒。
诗中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勾勒出田园的秀美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则展现了村居生活的闲适与真挚。孟浩然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真挚情谊的珍视藏于这场田园相聚之中,没有功利的算计,没有虚假的应酬,只有简单的饭菜、真挚的交谈、优美的景致。这份藏在故人情谊中的哲理,如田园的清风般温润 —— 生活的美好,在于远离尘嚣的宁静,在于真挚纯粹的情谊,在于平淡日常中的相互陪伴。在这场简单的相聚中,孟浩然找到了内心的归属感,也让人体会到,最动人的生活,往往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
夕阳西下,稻田的金浪渐渐染上暮色,村舍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饭菜的香气与草木的清香,弥漫在乡野间。案上的诗卷静静摊开,那些藏在诗句中的村居景致与人生感悟,如乡野的清风般浸润人心。恬静的诗词,向来如此,不直言哲理,却让每一处景致、每一个日常场景都成为生活的注脚,让每一缕风、每一滴雨、每一声蛙鸣,都染上通透的智慧。在这样的诗句中,既能领略村居的明媚之美,也能读懂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深刻与幸福。
是否也曾有一句诗,让你在领略村居之美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通透与明媚?是否也曾有一处乡村景致最靠谱股票配资平台,让你放下浮躁,体会到平淡日子里的清欢?不妨在评论区留下那句让你心动的诗句。
发布于:浙江省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2025最新合规平台盘点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